公司新闻
培养成长型思维的 5 个技巧
发布时间:2025-07-30 | 发布者:绍兴美适能体育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 返回列表

来源:https://blog.nasm.org/tips-for-building-a-growth-mindset

翻译整理:美适能体育健身


为何有些人无论身处何种行业、面临何种挑战或处于人生哪个阶段,总能保持乐观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他们善于接纳反馈、从容应对挑战,是绝佳的团队成员。如果说这些人似乎天生与众不同——或许他们的思维方式确实如此。那些主动寻求反馈、视挫折为机遇、注重过程而非结果的人,都有一个根本共性:他们的核心思维模式是成长型思维。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思维模式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你可能听说过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博士(Carol Dweck)关于思维模式的突破性研究。她的著作《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因重新诠释了坚韧与专注的意义,成为教练、领导者和健身从业者的必读书目。


德韦克认为:“思维模式只是信念。它们虽然强大,但终究是你脑海中的观念——而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的信念左右着对世界的认知、对可能性的判断,进而影响我们一生中愿意尝试的事物。


成长型思维的核心是坚信:能力可以通过反馈、努力和反思错误逐步提升。拥有这种思维的人将挫折视为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他们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因为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持续成长”。成长型思维还能让人坦然接受建设性反馈,将其视为进步的阶梯。


与之相反的是固定型思维:认为成功取决于先天禀赋而非后天习得的技能。持有这种思维的人相信,成败由与生俱来的“静态能力”(德韦克称之为“先天技能”)决定。他们将“挣扎”视为“无能”的信号,将失败等同于“我不擅长这件事”。


固定型思维者以结果为导向——如果认为自己无法在某个领域“擅长”,就会选择放弃。他们倾向于只做自认擅长的事,畏惧挑战,甚至将他人的成功视为自身缺陷的印证。他们抗拒反馈,习惯将批评理解为对个人的否定。


德韦克谨慎地指出,没有人的思维模式是完全固定或完全成长的,我们都是两者的混合体,并且可能在生活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信念。她的研究还表明,我们的思维模式可以通过我们思考和谈论正在进行的项目或面临的挑战的方式来改变。


为什么成长型思维如此重要?

你是否希望学会承担更多风险、从错误中汲取经验、从容应对挑战而不耿耿于怀?许多人都渴望这样的特质——而它们正是成长型思维的核心。


相较于固定型思维者,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擅长提升自身能力。因为他们会为了寻求进步不断进行审慎的冒险,而非执着于“显得聪明”或“给出正确答案”。


成长型思维者不追求他人眼中的“成功者”标签,而是将精力倾注于全力以赴与持续改进。正因他们重视努力与过程本身而非外在评价,这类人更可能享受所做之事的内在乐趣。


他们以过程为导向,敢于突破技能边界,最终往往获得更高的人生满足感和整体成就。


培养成长型思维的5个技巧

幸运的是,研究表明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以下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5个建议:

#1 学会识别固定型思维的声音

每个人都混合拥有固定型与成长型思维,而固定型思维的自我对话往往带有局限性。例如,你可能会告诉自己“我不擅长…”或“我总是…”。


无论你如何填补这些空白句式,这些绝对化陈述都是固定型思维的外显。你或许会用标签定义自己:“我是个内向的人”或“我太害羞,无法实现那个目标”——但事实上,你生命中必然存在打破这些“标签”的瞬间。改变思维模式的第一步,就是识别这些自我设限的陈述。


#2 坦然接受脆弱,主动寻求有效反馈

对许多人而言,反馈意味着暴露脆弱——而这正是成长的起点。成长型思维者渴望进步,但也需直面错误、觉察无益的行为模式,并承认自身不足。


反馈本身是一门需要练习的艺术,这也让成长更具挑战性。但你可以主动让反馈变得更有价值。一个常见误区是认为成长型思维只关注“努力”——努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并在下次尝试更有效的策略。有效的反馈不仅来自他人,也可以源于自我反思。


当你遭遇困境或失败时,请花时间复盘潜在错误,并制定行动计划:如何利用这些教训在下一次做得更好?这一过程需要直面脆弱的勇气和耐心,但终将为你带来丰厚回报。


#3 将自我价值与工作成就分离

这与接受反馈直接相关。固定型思维者认为成功取决于天赋和能力,因此任何批评或失败都反映出个人缺陷。当你建立起"自我价值不由收入、工作成果或任何外在条件决定"的信念时,你对错误、反馈和批评的承受力就会增强。


成长型思维者从价值观、内在品质与人性本质中汲取自我价值感。当你的价值根基不再绑定于产出物,而是扎根于这些更稳定的维度时,你会更坚韧,更少将外界反馈视为对个人的否定。


#4 用“尚未”重构思维

当你能够觉察固定型思维的独白(如技巧一所述),就可以通过“重构”技术逐步转化它。


“重构”是通过改变对思想、情绪或情境的解读视角来实现思维转变。一个简单方法是:在固定型思维陈述后加上“只是尚未”。


例如:"我不擅长写作"是固定型表达,但加上"…只是尚未"就创造了学习和成长的空间。"我不擅长写作,只是尚未"这句话提醒我:只要愿意投入,就能通过练习提升写作技能。


#5 用成长型思维来培养成长型思维

最后这条建议有点"元认知"意味,但却是转变思维的关键。成长型思维的核心信念就包括"改变和成长是可能的"。相反,如果你不相信改变可能发生,就根本不会尝试改变。


在这个意义上,成长型思维是一种自我实现的信念。要拥抱这种思维,你必须先相信:思维模式(包括你自己的)是能够被塑造和进化的。想要朝成长型思维迈进?第一步就是承认“改变可能发生”。


警惕虚假的成长型思维

没有人是完全固定型或完全成长型思维,但当你了解成长型思维的力量后,很容易告诉自己"从今往后我都要保持成长"。通过压制或否认所有固定型思维的想法和表述,你可能会营造出一种虚假的成长感——这其实是一种有害的积极主义(toxic positivity)。当你感到焦虑、害怕失败或受挫时,请观察自己的状态。


与其否定这些情绪,不如允许自己全然体验它们,并思考:未来如何从中汲取力量?这种对真实自我的接纳,远比强迫性“正能量”更利于持久成长。




引用

Dweck, C. S. (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Random House.

Dweck, C. (2015). Carol Dweck revisits the growth mindset. Education week, 35(5), 20-24.

Dweck, C. (2016). What having a “growth mindset” actually mea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3(2), 2-5.

Yeager, D. S., & Dweck, C. S. (2020).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growth mindset controvers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75(9), 1269.



认识作者

DARLENE MARSHALL

Darlene 是一位整体健康教练,自2012年起一直深耕于健身与健康领域。她专精于将健身、健康与幸福感相结合的跨学科实践。2021年,达琳被BurnAlong平台评为"美国最受欢迎健身教练",她在 NASM 播客网络上主持 Better Than Fine 播客。她获得了 NASM 的健康教练和私人教练认证,并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学位。此外,她还拥有营养指导、神经语言程序学认证,以及200小时YTT认证,并在睡眠指导、动机访谈、冥想及正念训练领域接受过系统培训。

上一篇:AFAA美适能2025年8-10月课程安排 下一篇:美适能首期《教官夜话》重磅来袭... 返回目录
Copyright 2016 绍兴美适能体育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版权 浙ICP备10208777号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1708 技术支持:鼎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