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压缩装备真能提升运动表现并加速恢复吗?
发布时间:2025-07-23 | 发布者:绍兴美适能体育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 返回列表

来源:https://blog.nasm.org/compression-recovery#top

翻译整理:美适能体育健身


提升运动表现不仅关乎动作质量的优化,更需要平衡训练负荷、降低损伤风险,并通过高效恢复避免长期训练积累导致的适应不良。当前大量研究聚焦运动后肌肉恢复领域,各类产品也宣称能以不同方式加速这一进程。


作为典型恢复装备,压缩服饰已被专业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广泛用于提升运动表现及促进恢复。从奥运赛场到跑步赛道,再到健身房,这类装备已随处可见。
虽然压缩服装最初设计用于治疗特定血管病症,但因其对运动及恢复的附加益处而日益流行。然而目前针对压缩装备性能与恢复功效的研究仍相当有限,这导致即便服装厂商和专家们不断作出笃定宣传,公众对该领域的认知仍存在显著空白。


现有认知体系认为,压缩装备通过多种生化、生理及功能性机制发挥作用:可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减轻疲劳感、提升专项运动表现、增强肢体稳定性并加速运动后恢复。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研究成果梳理,助您更明智地选择压缩装备。


什么是压缩装备

压缩服最初用于辅助血管疾病的恢复,旨在帮助改善四肢血液循环问题(通常与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淋巴淤积、癌症及术后恢复相关)。运动服饰产业逐渐发展出多种形态的压缩服装品类,现已广泛应用于日常运动领域。


这类服装既可作为单独单品覆盖身体特定部位,也可设计为全身覆盖型。常见运动压缩服饰包括:全长紧身裤、护膝套、七分裤、短裤、小腿护套、压缩衣、压缩袜及大腿护套等。产品根据压力强度分级,其中高压规格多用于医疗用途。


肌肉酸痛的原因

运动性肌肉损伤(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EIMD)通常由以下因素引发:


  • 不习惯的运动强度
  • 剧烈的高强度训练
  • 耐力性运动负荷


该损伤会导致(Dupoy等学者,2018年):

✓ 肌肉力量暂时性下降

✓ 被动肌张力升高

✓ 局部组织肿胀

✓ 明显酸痛感加重
运动后肌肉酸痛(亦称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现象较为普遍,通常出现在训练后48至72小时内,被认为是与运动性肌肉损伤相关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因此常成为运动后肌肉恢复的重点关注问题。


EIMD和DOMS影响的人群可能出现身体功能表现下降、疲劳感增加、动作不适以及日常活动量减少等情况(Dupoy等,2018)。需注意将DOMS与锐痛、扭伤、肿胀或持续性疼痛相区分,后述症状可能提示更严重的健康隐患(如需要医疗干预的运动损伤)。


压缩装备能否提升运动表现?

在运动过程中,压缩服饰可能会促进血液流动和氧气输送——这一推论存在合理性,因为医疗领域使用的压力衣对血管疾病患者确实能产生类似的客观疗效。此外,压缩服饰还可增强运动时的本体感觉(即身体感知能力),进而优化姿势控制与动作执行效能。部分研究者还认为,这种服饰能减少肌肉震动,并通过减缓地面反作用力来降低功能性负荷,从而提升肌肉控制能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述观点具有理论基础,目前相关研究数据仍极为有限。对现有关于压缩服饰对人体机能及运动表现影响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后,学者们得出了矛盾的研究结果:既有实验显示穿戴者在弹跳高度、爆发力及连续跳跃中的功率维持方面存在边际提升(Hong等,2022;Leabeater等,2022;Perez-Soriano等,2019),也有研究表明这些指标反而出现下降;此外,压缩服饰对跑步表现的助益微乎其微,对骑行表现的提升幅度也相当有限(Leabeater等,2022;Perez-Soriano等,2019)。


增强本体感觉

提升本体感觉可增强运动员对身体位置和移动的感知与觉察能力,这对专项运动表现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运动员在穿着压缩服时展现出更强的本体感觉,尽管高水平运动员的效果优于普通活跃人群;此外,压力过低的压缩服可能对本体感觉产生负面影响(Hong等,2022;Leabeater等,2022)。


不幸的是,目前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然而,Hong等(2022)与Perez-Soriano等(2019)指出,本体感觉的提升可能与高尔基腱器官激活度增加及本体感受器对肌肉的反馈增强有关,但这种肌肉效率的提升未必能带来运动表现的实际增益。


减少冲击应力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压缩袜可减少跑步时的冲击力,从而降低因累积性冲击导致的过度使用性损伤和超负荷损伤风险(Perez-Soriano et al., 2019)。Perez-Soriano等人(2019)提出,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压缩袜减少着地时的振动有关,但也可能归因于其在跑步过程中增强了本体感觉(身体对姿势和动作的感知能力)。


主观疲劳感知

压缩装备能够改善运动员对疲劳和肌肉酸痛的感知(Leabeater et al., 2022)。尽管减轻运动员在运动中的酸痛感和疲劳感存在诸多益处,但目前尚不明确压缩装备是否真正延缓了疲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或仅仅通过其稳定作用延迟了疲劳感的产生(Serez-Soriano et al., 2019)。


遗憾的是,目前研究结果仍存在矛盾,压缩装备是否能减少运动性肌肉损伤(EIMD)尚无定论,许多实验设计的运动强度不足以引发显著的EIMD(Dupoy et al., 2018)。


压缩装备是否促进运动后恢复?

运动后穿戴压缩服饰进行肌肉恢复据称有多重益处。许多专家认为,运动后穿戴压缩服饰可减少肌肉损伤、缓解疼痛与炎症、降低酸痛和疲劳,并有助于更快恢复运动表现。虽然这些说法多具合理性,但相关证据尚不确凿,恢复机制本身仍处于研究阶段,尤其是关于压力装备的作用原理。


不过现有有限研究表明,在特定情况下,穿戴压缩服饰确实能提供一定的恢复效益,对健康人群而言使用安全性较高(Armstrong等,2015;Brown等,2017;Dupoy等,2018;Hettchen等,2019;Kim等,2017;Leabeater等,2022;Perez-Soriano等,2019)。


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与生理恢复

研究表明,压缩装备在抗阻训练和骑行运动后24小时内效果最为显著(Brown等,2017;Dupoy等,2018;Hettchen等,2019;Perez-Soriano等,2019)。若在运动后24小时后的48-72小时内继续间歇性使用压缩衣,仍能观察到一定恢复效果(Dupoy等,2018;Hettchen等,2019)。尽管其作用不如按摩疗法显著,但压缩衣对缓解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和主观疲劳感知有明显改善(Dupoy等,2018;Kim等,2017;Leabeater等,2022)。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对DOMS和疲劳的缓解作用可能源于压缩压力对组织空间的限制——通过减少肿胀和水肿的空间,促进静脉回流及血液循环(Armstrong等,2015;Dupoy等,2018;Kim等,2017;Leabeater等,2022)。然而,Perez-Soriano等(2019)指出,目前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压缩衣会影响静脉血流动力学、最大摄氧量、体温调节、力量发展或主观运动强度感知。这些矛盾结论往往与研究纳入标准的差异相关,而这种差异可能进一步限制本就有限的证据效力。


功能性/运动表现恢复研究

除主观酸痛(DOMS)和疲劳感减轻外,多项研究证实穿着压缩衣的运动人群在恢复期前24至48小时内(特别是在涉及离心运动的训练中),其功能性动作和运动表现的恢复速度明显更快,该结论在跑步、自行车、力量与爆发力项目中均具有一致性(Armstrong等,2015;Brown等,2017;Kim等,2017)。


对耐力型自行车运动员、长跑运动员以及侧重离心运动的力量型运动员而言,这种恢复优势尤为显著(Brown等,2017;Leabeater等,2022)。Armstrong等人(2015)的研究表明,穿着下肢压缩衣的跑者在恢复期前48小时内,其各项恢复指标提升速度最高可达6%。


总结

尽管关于压缩装备的许多宣传可能被夸大,但研究发现其对精英运动员和普通运动人群是安全且有益的,尤其对力量和耐力项目运动员而言。


与大多数事物一样,压缩衣是否适合你需综合考虑个人偏好、运动强度、运动类型或体育项目等因素。若想在下次训练中尝试使用压缩衣或训练后恢复时穿戴,建议选择让你感到舒适且符合需求的压力等级。


例如,更厚重、硬度更高的压缩衣可能提供更强的支撑性,但会限制灵活性。其次,需选择覆盖目标肢体或肌肉群的款式,如跑步者可选用覆盖小腿以下的压缩袜。


最后,您需要注意强调在最初24小时内持续使用,并在之后的时间段内进行间歇性穿戴。随着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压缩服的潜在效用及其多重功效,关于其使用的指导建议未来将会变得更加细致精准。


引用

Armstrong, S. A., Till, E. S., Maloney, S. R., & Harris, G. A. (2015). Compression socks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marathon runn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9(2), 528-533. https://doi.org/10.1519/jsc.0000000000000649


Brown, F., Gissane, C., Howatson, G., van Someren, K., Pedlar, C., & Hill, J. (2017). Compression apparels and recovery from exercise: A meta-analysis. Sports Medicine, 47(5), 1-23. https://doi.org/10.1007/s40279-017-0728-9


Dupuy, O., Douzi, W., Theurot, D, Bosquet, L., & Dugue, B. (2018).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for choosing post-exercise recovery techniques to reduce markets of muscle damage, soreness, fatigue, and inflamm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9(403), 1-15. https://doi.org/10.3389/fphys.2018.00403


Hettchen, M., Glockler, K., von Stengel, S., Piechele, A., Lotzerich, H., Kohl, M., & Kemmler, W. (2019). Effects of compression tights on recovery parameters after exercise induced muscle damag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1-11. https://doi.org/10.1155/2019/5698460


Hong, W., Lo, H., & Chiu, M. (2022). Effects of compression garent on muscular efficacy, proprioception, and recovery after exercise-induced muscle fatigue onset for people who exercise regularly. PLOS One, 17(2), 1-17.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64569


Kim, J., Kim, J., & Lee, J. (2017). Effect of compression apparels on 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 and blood inflammatory markers after eccentric exerci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13(5), 541-545. https://doi.org/10.12965/jer.1735088.554


Leabeater, A. J., James, L. P., & Driller, M. W. (2022). Tight margins: Compression apparel use during exercise and recovery—a systematic review. Textiles, 2, 395-421. https://doi.org/10.3390/textiles2030022


Perez-Soriano, P., Garcia-Roig, A., Sanchis-Sanchis, R., & Aparicio, I. (2019). Influence of compression sportswear on recovery and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 48(9), 1501-1524. https://doi.org/10.1177/1528083718764912


认识作者



Andrew Mills

安德鲁(Andrew)是NASM认证的大师级导师,拥有运动科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康复),并正在加州大学(CalU)攻读健康科学博士学位。他是一位持证按摩治疗师、NASM大师级教练,同时持有NASM颁发的多项认证资质(包括注册营养教练CNC、矫正运动专家CES、表现提升专家PES、健身营养专家FNS以及行为改变专家BCS)。安德鲁对专业导师培养和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作为课程研发专家、继续教育讲师和健康健身顾问,他始终致力于提升健身行业的专业标准。



上一篇:局部重复训练是在浪费时间吗? 下一篇:AFAA美适能2025年8-10月课程安排 返回目录
Copyright 2016 绍兴美适能体育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版权 浙ICP备10208777号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1708 技术支持:鼎商科技